寶寶俱樂部
寶媽的貼心助手

教育沒重新來過的機會:讓孩子珍惜學習機會

古語有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九年義務教育開始全面普及,讀書成為了兒童時期最為重要的任務之一。為了孩子取得高分,超越同齡人,“雞娃”家長們絞盡腦汁、前赴后繼。

圖片

然而,也有一部分家長,認為教育太“內卷”,索性直接“躺平”,對孩子是否認真讀書直接不干涉,優哉游哉做個“佛系”家長。毫無疑問,家長的這兩種表現都過于“極端化”。

針對于孩子的教育問題,不能聽之任之,讓孩子自由發展。當然也不可火力全開、揠苗助長。讓孩子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激發孩子讀書的主動性,才是聰明的家長。

社群里的教育經驗探討,你支援誰?

年前的期末考試,分數剛一公布,我所在的寶媽社群就炸開了鍋。有晒娃高分的,也有自謙考得不好的,更多的是開始討論假期孩子的學習問題。

 

明明媽是第一個發言的,她直截了當地表示:孩子今年考得不好,已經給孩子買了很多書,假期自己也不打算出門了,就守著孩子讓他認真讀書得了。

陳晨媽緊隨其后也發表了觀點:我認為要勞逸結合,這個假期除了老師布置的作業外,我不打算給孩子增加其他任務了。

第三位發言的是婷婷媽:我家孩子學習不自覺,要靠監督才行,這個假期我跟她爸輪流上陣,每人一周盯著她讀書,就不信她跟不上進度。

最后發言的萌萌媽是“凡爾賽”現場,引發了大家的集體羨慕。她說:我家孩子還算聽話,放假前就給我提要求讓網購幾本書,孩子能主動閱讀這想法挺好,所以我就滿足她了。

毫無疑問,在知識為王的今天,讀書關系到孩子一生的成長與發展。但現實生活,不同孩子對待讀書的態度也存在很大差異,有人主動,有人排斥。甚至一部分家長羨慕的搖頭嘆息:主動讀書的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唉……

要知道童年只有一次,時光不可逆,教育沒有“重新來過”的機會,在該讀書的年齡,一定要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珍惜現在寶貴的學習機會,否則將后悔一生。

正如著名節目主持人董卿,曾說過一句火出圈的經典名言:“不讀書,換來的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層。”

圖片

作為父母,千萬別認為孩子小,讀書的習慣可以晚點培養。教育理應從孩子小時候抓起,甚至可以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越小養成孩子愛讀書的習慣,孩子受益越大。

那么如何讓孩子養成自覺讀書的好習慣呢?這幾個方法學起來:

父母的榜樣力量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所以父母榜樣力量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倘若父母本身喜歡閱讀,那么家中必然很多書籍,營造出良好的書香氛圍,那么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有接觸書籍的自然條件。與此同時,父母靜坐在家中認真閱讀的場景,也是孩子成長的正面榜樣。

不僅父母自己讀,還要有意識進行引導,將書中有趣的內容跟孩子進行分享,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產生閱讀的欲望,繼而帶著孩子挑選適合年齡段的圖書,將閱讀沖動實實在在轉換為閱讀行為。

不要固化讀書的場景

很多時候,我們人為固化了讀書場景,是誰說要在圖書館或是書房,危坐才能認真讀書?閱讀不應該設定固定的場景,沙發上、地毯上或是窗前一角都是很好的圖書場景。

 

愛讀書的人,總是隨身攜帶一本書,趁著空閑時間抽空閱覽,讓閱讀可以自然而然發生,從而養成孩子愛閱讀的好習慣。

不要拘泥于讀書的形式

讀書習慣的培養,并非要拘泥于書本的閱讀形式。從孩子牙牙學語的階段開始,父母就可以嘗試給“旁敲側擊”給孩子灌輸一些簡單的詩詞、數字,講一些簡單的故事。

生活也是極好的學堂,不同的生活場景讓孩子所見、所聞都是不一樣的,遇到彩虹那么可以給孩子講解一下彩虹形成的原理,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讓知識得以有效的灌輸。

 

帶孩子旅游的途中,給孩子講解不同的風土人情,生活中點滴的分享,都可能勾起孩子對知識的向往。

【總結】: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抱怨學習太苦了,早起晚睡,日復一日,學習好似是一條看不到盡頭的漫漫長路。

作為父母,不要去強制扭轉孩子對讀書的興趣,理解他們學習的苦與累,但一定要告訴孩子,若是吃不了現在讀書的苦,將來就要飽嘗無知的代價。童年只有一次,一定不要錯過這寶貴的學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