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俱樂部
寶媽的貼心助手

孩子不聽話應在家長身上找原因

  孩子自我為中心意識強,在幼兒園和學校不合群,讀書后有厭學情緒……這些讓不少家長鬧心的問題癥結真的都是孩子“不聽話”嗎?

南城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指導中心的謝老師對此并不認同。從中心開設一年多來近2000個案例來看,大多數案例都能在家長身上找到原因。謝老師說:“問題家庭不一定會有問題孩子,但問題孩子背后一定有一個問題家庭。”

三大問題困擾家長

小華今年讀幼兒園大班了,但媽媽覺得小華在幼兒園里和小朋友們交流比較少,在家里只能聽夸獎的話,一聽批評就發脾氣。她尤其對自己的穿著很在意,如果小朋友說今天的裙子很漂亮,那小華會經常要求穿這條裙子上學。困惑的媽媽向指導中心老師求助:我的孩子是不是有問題?

根據指導中心統計,前來咨詢的家庭中,孩子自我中心意識過強、人際關系不合、厭學這三個問題是最為普遍的,占咨詢總數的七八成。以這三個問題為中心,往往會衍生出其他問題。按年齡階段劃分,咨詢家庭中,孩子上小學的約占六七成,幼兒園階段和中學階段的大約各占一成多。

謝老師有著近十年的教育經歷,據她的觀察,隨著獨生子女家庭成為社會主體,孩子自我中心意識過強和人際關系不合成為最容易發生也是家長最擔心的問題。而厭學情緒問題有低齡化的傾向,過去高中生厭學問題較多,現在小學生中厭學也成為主要問題之一。

謝老師說,這些問題和家庭環境特別是家長教育方式關系密切。比如小華家里,媽媽因異地工作關系和孩子接觸相對較少,而爺爺奶奶對小華更為寵愛。“孩子會通過家長的行為感知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原來我的需要是最重要的。當孩子習慣于這個中心地位,那么在幼兒園交往中她也會對同伴有這樣的期望,有所不如意就會顯得不太合群。而這進一步減少了她與同伴交往的機會,讓她更愿意和親近的家人交流。”

別給孩子貼“標簽”

對于小華媽媽的困惑,謝老師說,家長要學會和孩子一起找問題。

首先,家長不要急于給孩子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簽”,許多時候“標簽”只是家長的個人感受。小華媽媽覺得孩子不合群,是出于對孩子的擔憂情緒,但實際上,她應當征詢孩子的感受:“你在幼兒園和哪些小朋友玩呀?”“你和誰玩覺得更高興呀?”也許事實會出乎家長的預料。

“貼標簽”的負面影響是可能“戲言成真”。

小明是一些人眼中的“網癮少年”。“我有一次開機不到10秒,父母就在一邊說,你又沉迷進去了。當時很委屈,很討厭父母不分青紅皂白就訓斥我。”他還覺得母親把自己“糗事”到處宣揚。“有時候我下樓買宵夜,樓下的問我怎么這么晚還不睡覺,我說在上網,別人看我的眼神就變了,那種感覺很微妙。”小明以后干脆自報“網癮少年”家門。

謝老師說,家長的“標簽”與孩子自我感受不同時,一些孩子會故意做出和“標簽”描述一致的行為以“印證”家長的印象,久而久之孩子養成這種行為模式后,再想糾正就更困難了。

學會和孩子“談判”

謝老師說,和孩子交流中尤其要注意“一事一議”,和孩子的“談判”問題越具體越好,還要注意交流的方式。

比如小華的媽媽對于孩子的“不合群”經常說:“你不能不和別的小朋友玩,這樣長大后會沒有朋友的。”實際上,小華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對于“長大后”,“朋友”是沒有概念的。這種家長覺得理所當然的大道理對孩子并沒有效果。這也造成很多家長抱怨“我都說了很多遍了,你為什么不聽?”孩子需要更直接更具體的問題交流。

有一對小姐弟,姐姐把弟弟打哭了。謝老師建議家長應當用行動制止姐姐的行為,同時告訴她:“你不能打弟弟,也不能再這樣做。你這樣做,我會很生氣,弟弟也會生氣的。”而多數家長會做的是指責姐姐:“你不要打他了,你要愛護弟弟。”謝老師說,前者清楚的告訴了孩子做法錯誤,同時也告訴她家長和小弟弟的感受。而后者會讓姐姐覺得弟弟更受寵,將來產生更多負面影響。

謝老師強調,“談判”的目的是要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感受來分辨事情的正確與否,同時,要培養他們自己處理困難的能力。

比如有一個“孩子王”讓其他孩子給自己買玩具。孩子不愿意告訴家長,偷偷從家里拿錢。家長發現后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責罵了事。要幫助孩子分析,為什么你要給那個小朋友買玩具?是不是不這樣,你就不能和其他小朋友玩?那個小朋友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呢?除了通過他,你還有沒有別的方法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呢?在分析中培養孩子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保持與人交往的能力。
別讓“5+2=0”
在教育界有個公式是“5+2=0”,即孩子在學校5天受到的教育,在家里5天就會被打回原形,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南城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指導中心有個家長學校,教授的科學教育理念和方法很受家長歡迎。

謝老師發現,家長中也有很明顯的分界。40歲以下,受過相對良好教育的家長更容易接受家長學校的理念,孩子遇到問題后也更主動愿意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40歲以上特別是爺爺奶奶輩的家長往往不太認同學校的理念。此外,家庭教育“重視問題——尋找方法——嘗試解決——堅持不懈”四步中,家長學校學員大部分只能做到前三步,堅持到第四步的只有一成左右。

謝老師說:“現在每個家庭一般都只有一個孩子,一方面老人家固有觀念難以改變,另一方面家長自己工作也很忙,要堅持確實不容易。”

對于近期頻頻曝光的女童被性侵事件,謝老師說,家長應當從小給予孩子自我保護的觀念和能力,特別是對于女孩來說,教育一定要很具體很詳細。“比如告訴孩子,不能讓別人隨便掀自己的衣服,摸自己的身體,尤其是背心和短褲覆蓋的部分不能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