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俱樂部
寶媽的貼心助手

分清寶寶的上火癥狀

日常生活中,0-6歲的小兒上火三大特點就是“吃不進”、“受不了”、“拉不出”,常常表現為:發熱、口腔潰瘍/糜爛、厭食、便秘,還有眼紅、眼屎多、嘴唇干裂、嗓子干澀、口臭、腹脹、腹痛,因此小兒煩躁易怒、易哭。沒有經驗的年輕媽媽通常不會對這些由于“上火”而引發的癥狀表現出足夠的關注和認識,未能及時做好寶寶“烈火炎炎”的消防員。

誤區1:只有夏秋才會“上火”

事實上,兒童臟腑肌膚嬌嫩,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不完善,一年四季之中所有溫差變化大時都有可能為孩子的“上火”造成隱患。

春天,孩子容易因為細菌入侵和溫差變化而“上火”;夏季,水分的大量流失造成人體“上火”;秋季晝夜溫差尤其明顯,空氣干燥,孩子一受涼就“上火”;冬季孩子抵抗力降低,“上火”更是防不勝防。

誤區2:只要注意飲食,寶寶就會防“火”于未“燃”

飲食不正常導致消化不良和積食只是兒童“上火”的原因之一,“各種細菌與病毒侵襲機體”以及“外部環境擾亂導致體內水分流失過多”也會使兒童體內產生“內火”。

誤區3:一發現皮疹,就用皮炎平

小兒皮疹大部分屬于風熱時邪范疇,邪易化熱,起病后迅速見到熱郁肌表。大部分是由“上火”直接引起的,治療要從里解表清熱。

誤區4:不懂聽寶寶哭鬧“童言”

嬰幼兒不會用言語表達,哭鬧經常就是向媽媽傾訴的“童言”。寶寶上火后最容易引發口腔潰瘍/糜爛,導致口腔疼痛,或者寶寶便秘,排便疼痛而哭鬧。因此寶寶哭鬧不停,媽媽要仔細檢查寶寶是否有上火的“難言之隱”。

小兒上火的“火苗”,一年四季無處不在,需要媽媽細心呵護,捕捉 “火氣沖天”癥狀,當好貼身“消防員”,隨時準備撲滅寶寶“大火”。另外“撲火”同時,還要注重對寶寶腸道、脾胃綜合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