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俱樂部
寶媽的貼心助手

寶寶的這些“壞習慣”,家長不用過分管制

“壞毛病”一:吃手指

小嬰兒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上,對于所有的一切都是很陌生的,所以就會用嘴來探索世界,1歲之內孩子有一個口腔敏感期,不管拿到什么東西都想要放到嘴巴里面,來感知物體的味道、質地、性狀等,這樣他就會覺得對于這個世界又熟悉了一點。

一般這種情況會持續好幾個月,如果你強行讓寶寶停止了,那么就會出現口腔敏感期滯后的情況,差不多在一歲后會有補償性反應,嚴重的還會咬人。而在寶寶一歲的時候想讓寶寶戒掉就更加困難了,很多時候還會一直持續到成年后。

爸爸媽媽可以這樣做:給寶寶經常洗洗手,指甲剪好、磨平,接著在寶寶想要吃手指的時候就放任他!家里的衛生也一定要搞好,一些臟東西及時處理好。

切忌:看著他的手不讓他吃,不要給寶寶戴手套來限制寶寶的行為。

“壞毛病”二:四處爬

爬是對孩子感覺統合和小腦平衡最重要的訓練,可以讓寶寶知道更多的東西,讓寶寶的認知能力更好地得到鍛煉。

如果寶寶對于爬行不是很擅長的話,那么就會導致感統失調和平衡力差,感統失調的孩子以后做事情就會不專注、容易沮喪和不樂觀。寶寶半歲后就想要爬來爬去了,從匍匐爬行到跪著爬。

爸爸媽媽可以這樣做:給寶寶買衣服的時候要注意質量。同時,像廚房重地等“危險”地帶,一定不能夠讓寶寶爬進去。

切忌:走哪兒抱哪兒,不給孩子任何自己鍛煉的機會。

“壞毛病”三:扔東西

扔東西對于寶寶來說也是很有趣的。寶寶扔東西的時候強化了對各種物體、環境的認識,同時手眼協調能力也受到了鍛煉。

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可以把“扔”和“撿”當成個親子游戲玩,在“扔”和“撿” 時候來培養感情、增加和寶寶的身體接觸,讓寶寶可以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爸爸媽媽和寶寶的配合也能夠培養寶寶的積極反應,讓寶寶更加自信。

爸爸媽媽可以這樣做:可以找個地方專門玩游戲,給寶寶準備質地不同、顏色各異的玩具。

切忌:總是批評孩子:“你怎么老是亂扔東西,再這樣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壞毛病”四:手抓飯

寶貝開始吃副食品了,可是寶寶不喜歡用工具,喜歡直接拿著手來吃東西,拿到什么就吃什么。

這是“幼兒自我意識的第一敏感期”,爸爸媽媽要明白,能用手抓飯的寶貝其實是很棒的,當寶寶試圖用勺子戳到食物,接著把飯拿到嘴邊,想方設法把勺子送進嘴里時,是他們第一次自我定位和空間延展的重合敏感期。

爸爸媽媽可以這樣做:去超市給孩子購買一套專用的餐具,然后可以多買幾個勺子讓孩子鍛煉。再給他穿好罩衣,每個碗里面少乘一些,然后讓寶寶自己鍛煉,自己吃飯。

切忌:不要看寶寶吃的不好,就直接給寶寶喂飯,對于寶寶吃飯也不能夠太過于關注,不要對寶寶的行為一直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