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俱樂部
寶媽的貼心助手

洋媽媽為什么不得月子病?

幾種重要營養素的流失,外國的媽媽們來得比中國媽媽要少,因此生產后遺癥對她們來說沒有那么嚴重。這就決定了她們沒有形成坐月子的風俗。

坐月子與否,是與當地的飲食結構飲食習慣密切相關的,中國人選擇做月子與歐美不選擇坐月子,都是有道理的。不過隨著中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或許有一天這個風俗會將消失也未可知。

洋媽媽為何不坐月子

到底是不是中國產婦太把自己當回事兒了呢?這里,我們還是先看看,中國產婦坐月子到底在做什么。

首先,我們還是先看看孕產婦對幾種主要營養素的需求:

一、蛋白質:足月胎兒自身含蛋白質400~800g,加上胎盤等需要,共需向母親身體索取900g蛋白質。

二、鐵:胎兒制造血液和肌肉都需要鐵,同時還必須在肝臟內儲存一部分鐵,供出生后6個月內的消耗。而孕婦還要額外儲存一部分以應付生產時失血流失的鐵。

三、鈣:胎兒體內的鈣含量到孕后期時達到20g多,這意味著孕后期胎兒每天從母親身體抽取300mg鈣。而孕婦本身也要儲存30g鈣以備哺乳,也就是說孕后期孕婦自身每日需儲備200mg。這意味著孕婦要比普通婦女每天多攝入500mg鈣。

四、維生素B族:基本與代謝速率成正比,由于孕婦與胎兒的新陳代謝都很高,因此對B族的需求量分別增加。

同時維生素C,以及其他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需求量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除了維生素A,因維生素A不足或者過量都會引起胎兒畸形,因此在懷孕期間維生素A的攝入與平時同步。但在生產之后,維生素A的需求量卻會大增,要超過平時的1.6倍以上。

既然懷孕期間所有營養素都較平時增加,并且增加幅度各不相同,那么,沒有營養意識或者沒有營養條件的家庭就很難做到孕婦的合理膳食。等到生產時,孕婦體內的很多營養儲備差不多已經消耗得所剩無幾。這些消耗的營養儲備是要盡快補充上的,否則的話會對產婦造成永久的傷害。因此,在中國逐漸形成了一種生產后集中補充的風俗,這就是坐月子。

 坐月子:女人重獲新生的時機

在中國北方,通常坐月子期間產婦是要吃這樣幾種食物的,豬蹄燉黃豆、雞蛋蘸芝麻粉。仔細分析一下,豬蹄燉黃豆,主要提供的是蛋白質、膠原蛋白,以及微量的鈣和其他礦物質。而雞蛋蘸芝麻粉,提供的也是蛋白質、鈣(芝麻中富含鈣)及其他礦物質,還有一些維生素等等。

南方因講究飲食文化,相對來說坐月子期間膳食花色會豐富一些。但因其都是常年民間經驗的總結,尚無很完備的營養學資料。因此,從營養素搭配上來講并不一定完全合理。

上述營養素在懷孕期間的缺乏,會通過妊娠反應的方式表現出來。比如B1、葉酸缺乏,會伴隨惡心、嘔吐、疲倦、肌肉軟弱無力等現象。葉酸是合成核酸的必需物質,缺乏的話胎兒會出現貧血、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全、兔唇,甚至死胎、流產。其他B族缺乏也會導致流產等現象。

盡管胎兒的血液與媽媽的血液不會混合,他們只是通過胎盤來交換雙方血液中的營養物質,但這種交換幾乎是單向的。媽媽將營養素通過動脈送給胎兒,而胎兒將代謝廢物和毒素送到媽媽的靜脈之中。如此一來,媽媽的血液中廢物突然增多,這便會極大地增加肝腎的負擔(這也是惡心、嘔吐的原因之一)。此時,媽媽便會需要更多的維生素C來解毒與排毒。

關于蛋白質,中國人以植物來源為主,而植物來源的蛋白質并不是優良蛋白質,因此,中國孕婦在孕中期每天要額外增加15g、孕晚期增加25g的蛋白質來源。相同的需求量,因歐美孕婦以肉蛋奶為主要蛋白質來源,因此,她們只需每日增加9g即可。況且,蛋白質的代謝需要B族的參與,假使B族缺乏的話,一個孕婦是很難處理這多出來的幾十克蛋白質的。

關于鈣,如果我們有興趣觀察一下剛出生的嬰兒,不免感慨良多。這個小家伙的骨骼中所有的鈣質,都是從媽媽那里得來的。因此,一個身長大一點點的小家伙意味著媽媽付出了更多的鈣質。而鈣質的生理功能有很多,比如可以提升免疫力、提供肌肉收縮的動力、健全神經系統等等。當媽媽流失了大量的鈣質卻不能盡快補充的話,抵抗力是非常弱的。因此,在民間認識當中,坐月子是不能開窗戶的,否則容易受風得病。而鈣質的嚴重不足,又會導致神經系統的崩潰。B族與鈣質,都是神經系統的營養素,當它們缺乏的話,產婦的神經會變得非常脆弱,表現出來的癥狀傾向兩個極端,要么抑郁,要么易怒。這就是很多喜得貴子的爸爸們突然之間要忍受媽媽們的喜怒無常卻不明就里的原因。你以為你生個兒子了不起了。很多爸爸們私下抱怨。

而同樣是鈣質(包括鎂),在美國孕產婦的營養結構調查中,我們會驚異地發現,她們在孕前、孕中及孕后的攝入竟然沒有明顯的變化。原因就是,歐美的飲食習慣決定了她們鈣質來源的豐富。同蛋白質一樣,她們同樣不需要在產后額外大量補充鈣質。蛋白質與鈣質的充足,表現為她們在懷孕及生產后的抵抗力與正常女性相比并沒有太大區別。因此,她們沒必要在生產后蜷縮在捂得密不透風的房間里。開開心心地出外曬太陽合成維生素D,對她們和她們的孩子來說,會是補充鈣質的更佳選擇。

幾種重要營養素的流失,外國的媽媽們來得比中國媽媽要少,因此生產后遺癥對她們來說沒有那么嚴重。這就決定了她們沒有形成坐月子的風俗。當然,我在這里并不是鼓吹歐美的飲食結構優越,她們的飲食結構盡管在懷孕生產階段讓她們少很多麻煩,但在隨后的歲月里,也會讓她們吃更多的苦頭。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等,她們要比中國人來得多。盡管目前中國這類疾病正在增加,但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也與目前國人的飲食結構調整有關。

歐美飲食結構中蛋白質和鈣質的充足,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給她們埋下一些隱患,這會讓她們對健康的關注角度來得更單一一些。從養生的角度來講,她們只注重”衣、食、住、行”中的”食”,而忽視其他三者,由此培養出的生活習慣反而會導致她們在其他方面流失那些寶貴的營養素。結果令她們的老年人中出現了更多的輪椅一族。

坐月子與否,是與當地的飲食結構飲食習慣密切相關的,中國人選擇做月子與歐美不選擇坐月子,都是有道理的。不過隨著中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或許有一天這個風俗會將消失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