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教育

分享媽媽們對寶寶的行為習慣,性格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問題.
養兒育女

10個暖心育兒準則,幫助家長找到愛與規矩的平衡點

3
養育孩子就像照料初生的幼苗,需要溫柔呵護也需要明確指引。 這 10 個暖心原則幫助家長在日常相處中,巧妙拿捏愛與管教的分寸。 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特別重要。 請避免在親友面前談論孩子的糗事,像是「他上次喝湯弄髒整件衣服」這類玩笑話,雖然大人覺得無傷大雅,卻可能讓孩子感到羞愧。 真正的信任基礎來自對孩子感受的尊重。 稱讚要給得精準! 當孩子搶走別人玩具時,千萬別為...
幼兒發展

育兒教養指南:教孩子交友4大心法,把握社交尺度與安全原則

2
孩子社交能力需要家長用心引導,從篩選玩伴到把關互動安全,這篇教您四種實用心法,讓孩子在交友過程中既能保有自我又能安全成長 一、挑選玩伴學問大:興趣相投是關鍵,拒絕「關係綁架」 許多爸媽常誤認「住附近就要當玩伴」或「親戚孩子非得做好友」,這種「強制社交」反而讓孩子陷入尷尬。根據兒童心理研究,3到12歲孩子交友以「共同興趣」為核心,當兩個孩子都熱愛拼樂高、觀察昆...
學齡前教育

3~6歲的寶寶心思不難懂

1
3~6歲寶寶的情緒怎么樣?心理學研究表明,3~6歲是孩子個性養成的時期,孩子大多數時間跟父母在一起,所以父母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個性和情緒。 3~6歲時的孩子對于情感的認知能力迅速發展,并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逐漸增強,他們會知道在適當的時候表現出一些情緒會引起家長的注意。他們會注意到家長的情緒變化而采取適當的動作來討家長歡心。例如有些孩子看...
學齡前教育

為孩子的成長提供幫助,而非代替孩子成長

1
撫養和教育孩子是家長的責任,家長可以為孩子提供必須的生活經驗,但是心急的父母可千萬不要去主宰孩子的一切,也不要將自己的喜好加諸于孩子。 如果家長過分限制孩子的行為,把孩子該做什么的決定權掌握在自己手中,這不利于孩子自主能力的建立,也會缺失與社會的交往能力,會加深對父母的依賴感,一旦遠離父母便會感到非常孤獨,無所適從! 為孩子的成長提供幫助,而非代替孩子成長 ...
學齡前教育

爸爸媽媽做好6點 孩子自然變優秀

1
孩子優不優秀,一方面是由孩子的天賦決定的,還有一部分就是要看孩子后天的努力還有孩子是不是用心了。但是除了看孩子的天資是否聰敏,后天是否努力之外,其實還有一件事情能夠判斷出孩子是否優秀,那就是爸爸媽媽的教育。 孩子一出生其實是什么都不懂的,正是因為爸爸媽媽的教育才讓孩子有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為人處世的方法。 因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爸爸媽媽的引導幫助,這樣...
學齡前教育

孩子嫉妒心理很重要怎么辦?

1
一般寶寶出現嫉妒心理會是在什么年齡階段呢?從心理學家研究得出了這樣的一個結論,嫉妒是人類一種很直接的表現,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小孩,都會出現這樣的心理。那么,孩子有嫉妒心理應該怎么辦?如果媽媽當著他的面抱別的孩子,他就會有所反應,非要讓媽媽放下別人抱自己,并緊緊摟住媽媽。作為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嫉妒心理后,應及時進行疏導。 孩子有嫉妒心理應該怎么辦? 1、要防止幼...
學齡前教育

不能總妥協否則造成孩子的任性

1
任性的孩子都是在提出要求–媽媽拒絕–哭鬧–媽媽妥協的情況下成長起來的,最初孩子提出這些要求的時候都是試探的方式,只要媽媽沒有堅決的拒絕,孩子就會哭鬧來要挾這種。這種一位妥協的方式很容易就會造成孩子的任性,那么怎么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呢? 一、和孩子建立協議: 1、告訴孩子堅守信用是必須的,媽媽可以說:“這個協議我們兩個人都必...
學齡前教育

聰明家長常示弱,孩子會變得越來越棒

1
曾經有過這樣的一句話:要是事情我們都做了,孩子看到自己沒有什么事情是需要做的,那么就什么事情都不會去做,久而久之就沒有一點動手能力了;要是爸爸媽媽有20%的事情不做,那么這20%的事情就只能依靠孩子來完成了,所以孩子就會想盡辦法來完成這20%,那么他們的動手能力就有了20%。 在實際的生活當中,孩子的能力和爸爸媽媽所做的事情是成反比的。要是爸爸媽媽為孩子做的...
學齡前教育

溺愛有兩種,放縱型溺愛要不得

1
溺愛有兩種——包辦型溺愛和放縱型溺愛。包辦型溺愛中,爸爸媽媽將孩子當成了自己生命的延續,爸爸媽媽對孩子的人生都進行了規劃;而在放縱型溺愛中, 爸爸媽媽為了孩子什么事情都會去做,他們是孩子的手和腳,替孩子做好了一切事情。 “放縱型溺愛會造成孩子狂妄自大。”專家說,“要是爸爸媽媽不早點意識到這一點,可能在以后,他們會覺得孩子真的是一個噩夢。”放縱型溺愛中長大的孩...
學齡前教育

有什么方法可以讓寶寶膽子變大

1
有什么方法可以讓寶寶膽子變大,有些寶寶在陌生人面前很膽怯,甚至會躲在父母的后面,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媽媽抱怨自己家的寶寶膽子太小,靦腆,不愛說話。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也比較孤僻,不大合群,在幼兒園也不敢舉手回答問題,參加活動稍微不順利就哭哭啼啼。為此很多父母想知道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讓寶寶的膽子變大呢,以下有幾個方法不錯,可以詳細了解一下。 一、父母在寶寶面前...
學齡前教育

讓孩子卸掉自卑這個沉重的心理包袱

1
自卑猶如沉重的精神枷鎖,它會消磨人的意志,軟化人的信念,淡化人的追求。為人父母者,首先應當把孩子從自卑的沼澤中拯救出來。 自卑使人失望,使人消沉,使人生不滿了迷茫和愁云。可以說,自卑像一個幽靈,它會吞噬人們美好的心靈,使人走向自我毀滅。為此,要幫助孩子開創美好的人生,就必須先幫助他們從自卑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
學齡前教育

寶寶總是提問并且很奇怪 爸媽怎樣解答?

1
當孩子會跟你說話以后,你就會發現孩子一天都在問為什么,一些問題你完全回答不上。那么遇到這樣的情況時,爸爸媽媽要怎么樣面對孩子的問題呢? 一、孩子為什么有怪問題 孩子在幼兒時期,對于很多事情其實是非常迷茫的,而且這個年齡層的孩子好奇心又比較重,所以總是充滿著十萬個問什么。孩子對于看到的東西都會覺得非常奇怪,然后自己想不通就會問爸爸媽媽。 二、怪問題對孩子的意義...
學齡前教育

表達愛意的小方法值得你學習

1
工作太忙,和孩子交流的時間就變得越來越少,例如很久都沒有好好看看孩子了,也不會向孩子表達愛意等。不過,對于爸爸媽媽來說,就算是平時工作再忙,也一定要做到擠出時間來和孩子交流,跟孩子說你愛他。接下來跟大家說一些表達愛意的小方法,爸爸媽媽快學起來。 1、寫小紙條 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什么事情都能夠通過網路來傳達,留愛心小便條對于我們來說就是一件非常暖性的事情。爸...
學齡前教育

做一個好爸爸一定要做的5件事情

1
平時忙于工作的爸爸怎么樣才可以變成一個好爸爸呢?接下來一個有40余年教育經歷的研究者配合著例子跟大家講述一下。 一、陪孩子運動 哈佛的研究發現,寶寶在出生半年左右,就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是不相同的。當爸爸抱他的時候,他會覺得為什么爸爸這么有力量,原因在于爸爸把他舉得高,讓孩子覺得非常舒服。因此,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教練。 國際奧委會駐中國的首席代表李紅,為什么她會...
學齡前教育

媽媽要怎樣面對寶寶說的“不”?

1
大家不要以為寶寶什么都不懂,所以非常好照顧。其實要告訴各位爸爸媽媽的是,寶寶剛剛出生的時候是非常懵懂的,整天除了睡覺就是喝奶,所以寶寶的小脾氣只是在吃不飽方面。 到了孩子漸漸長大以后,寶寶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事情,孩子對于自己不滿意的事情就會開始亂發小脾氣,所以爸爸媽媽會覺得寶寶越來越難以照顧了。 要是讓孩子做些什么事情,孩子總是會拒絕爸爸媽媽,然后跟爸爸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