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章第269頁

迷津1 讓寶寶錯過了味覺最佳發育機會
每種沒有吃過的食物,對于寶寶來說都是新鮮的、好奇的,他們并不會天生就有什么成見,不過,通常需要媽咪適時地給予,以此培養出良好的味覺及嗅覺感受。寶寶的味覺、嗅覺在6個月到1歲這一階段最靈敏,因此是添加離乳食品的最佳時機,因為,寶寶通過品嘗各種食物,可促進對很多食物味覺、嗅覺及...
在寒冷的冬季,為了不讓寶寶受涼,媽媽總是給寶寶穿暖暖的衣服,蓋厚厚的被子。就連喂食也要熱一些,生怕寶寶腸胃受涼,鬧肚子。其實冬天給嬰兒準備食物和喂食時必須盡可能地小心,安全問題一定不能忽視,不要顧此失彼。

父母在懷孕之前的心理狀態的確會影響孩子的基因
快樂、抑郁等人類情感可以遺傳。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人類在懷孕前的情感狀態會直接影響到下一代。
據國外媒體近日報道,由快樂、抑郁以及其他心理狀態引發的激素和化學物質的分泌能夠影響精子和卵子,從而在懷孕期間造成孩子長久的改變。
黃豆
黃豆除了富含蛋白質,還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對身體很有益。
但近期的相關研究:黃豆是一種含有雌激素特質的食品,過量攝入會提高機體雌激素水平,因而影響到男性性征。
不過不要矯枉過正,要注意是“過量”,只要不是每天大量的攝入,是不會過量的。

心理疾病又稱心理障礙、心理異常。它與心理健康正相反,是指兒童大腦功能發生故障,心理不能反映現實,在言語、行為和情感上出現多種歪曲現實、無中生有的反常表現。
我國3-15歲的孩子中,有5%-15%存在著心理疾病,某些大城市12-15歲的初中生心理異常者超過20%。兒童心理疾病分為兩類,一類為非精神病性心理異常,又稱心理偏異;另一類為精神病性心理異常,又叫...
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健康”新概念:一個人只有在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
兒童時期是培養心理健康素質的重要時期,心理衛生已越來越受到人們高度重視。兒童心理健康是指兒童整個心理活動和心理特征的相互協調、適度發展、相對穩定,并與客觀環境相適應的狀態。

孕婦,在懷孕的早期、中期、晚期不同階段,都可能出現一些不適。有了問題不要緊張,有些問題需要到醫院,有些是自己可以面對和解決的。
孕早期篇
孕早期“狂吐”不可怕
孕后的前三個月為孕早期,這個階段孕婦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嘔吐等孕反應。
其實,餐具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簡單,不同材料制成的餐具會對健康產生不同的影響。所以,專家提醒孕媽咪,選購餐具時也要小心謹慎。
準媽媽小芳懷孕后非常重視飲食衛生,每天都把食材洗得干干凈凈才下鍋。但是,如此重視衛生的她居然也得了腸胃病。一問才知道,原來問題出在她使用的餐具上。

什么是產后郁悶?
經歷了分娩的疼痛,大多數產婦產后均感到很委屈,易哭泣,我們把從開始分娩至產后第7天出現的一過性哭泣或憂郁狀態,均歸之為產母郁悶。
據調查,50-70%的產婦均發生過產母郁悶。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分娩后體內孕激素和雌激素急速降低,引起情緒不穩。其誘因多種多樣,如家屬沒有來探視,丈夫沉默不語;擔心新生兒出現黃疽...

首先,對于腸胃尚較弱、不能“消受”大餐的寶寶而言,為了及時補充營養消耗、避免兩餐間虧空時間過長,以“零食”形式出現的小小加餐是非常必要的。節日里,寶寶容易隨著大人飲食過度,健康小零食可以事先填補一下小腸胃,預防正餐食量過多、負擔過重、營養過度的發生,并因此而避免胃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等問題的出現。

26-30天
多數女性的生理周期為26—30天。通常情況下,排卵期是指上次月經來潮后的第12天到21天,每個女性根據自身的情況略有出入。在這段時間里,促黃體生成素飛速上升,刺激卵子排出。同時,子宮頸黏液變得潤滑,使精子更容易和卵子“會和”。

有一些媽媽反映自己的寶寶不好好吃飯,總是邊吃邊玩,眼看著熱乎乎的飯菜慢慢變冷,而寶寶卻沒有吃進去多少,媽媽的心里又是著急,又沒辦法,怎樣才能讓2、3歲的寶寶坐下來認真吃飯呢?
寶寶不喜歡吃肉怎么辦?不要著急,看看下面讓寶寶愛上吃肉的四個訣竅,你就知道該怎么做了。
訣竅一:讓寶寶愛上肉的味道。
要挑選嫩而滑的肉。如最嫩的部位如里脊肉、雞翅肉、魚腩肉等。不同的年齡咀嚼能力不同,要求肉類的性狀也不同。一歲半以內應該絞碎成肉類狀;一歲半到兩歲半可以進食碎的肉類了,就不必弄成泥狀,因為寶寶這時候喜...

當你懷孕以后,身邊總有那些三姑六婆會來提醒你各種有關孕期的禁忌與習俗。她們會信誓旦旦地告訴你,如果不相信她們,你一定會吃苦頭。作為現代準媽媽的你,到底要不要相信這些民間說法呢?那些普遍流傳的禁忌、習俗,究竟哪些是有道理的,哪些是完全沒有科學依據的?下面就讓我們對那些習俗、禁忌一一作出分析。
現代醫學研究告訴人們,NO!確切地講,每一對夫妻應在精子和卵子結合前3個月甚至6個月,就要做好一切準備。這樣,才可能得到一個最健康、最富有活力的生命小胚芽,而不是一個偶然結下的“愛情之果”。